首页 > 少年狄仁杰:十大国宝案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出殡

我的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出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按照唐军果毅都尉宋友青提供的线索,狄仁杰径直前往辽东城南门里巷沙坨子,寻找那位高句丽密使。

途径茧宫时,意外看到一支出殡的队伍。

走在最前头的,是四人抬着的门板。

死者躺在门板上,双手交叉搭在腹部,貌似睡着了一般。只是脸上盖着一小块白绢,因此看不到他的脸。

孝子打幡,跟在后面。

再往后,是披麻戴孝的男女老少,应该都是死者亲属。

狄仁杰注意到,这支出殡的队伍中,除了身着传统服饰的高句丽人之外,还有几名隋人。

他之所以能一眼认出对方是隋人,而非唐人,是因为通过他们的服饰来进行判断的。

首先,隋人与唐人相貌无法区分,服饰的款式却与唐人差别很大。

其次在布料色彩、衣着图案等方面,唐人服饰更是华美非常,奇异纷繁。

与锦衣华服的唐人服饰相比,隋人的穿着就显得简朴得多,甚至可以称之为简陋。

狄仁杰发现,这支出殡队伍没有人痛哭流涕。

无论是男女老少,高句丽人还是隋人,他们一个个表情自然,甚至还有人说说笑笑。

一行人直奔茧宫前广场的偏僻一角。

那里设立着一处“火台”。

就如同高句丽人烧饭用的锅台,只是更宽大一些而已。

架在火台上的也不是大铁锅,而是缝隙很大的铁篦子,下方的灶洞内已经堆满了木柴。

抬尸体的四人将死者安放在铁篦子上,随后撤走了门板。

看来是要将死者火葬?

这一幕有些意外,因为按照唐人的习俗,死者应该入土为安才对。

狄仁杰看到附近有不少人正在围观看热闹,便凑了上去,向一位高句丽老者打问。

“请问,这是要把死者烧掉吗?”

“对啊!火葬嘛!”

“没想到你们辽东城都是这样的规矩?”

老者一乐,纠正道:“哎,你是刚来不久吗?这可不是我们辽东城的规矩!这是大萨满专门定下的规矩。”

“大萨满定的?”

“对,专门给隋人定下的规矩,必须火葬。”

“那你们高句丽人呢?”

“我们高句丽人当然是入土为安啦!棺椁厚葬,坟头长草。”

狄仁杰苦笑道:“看来隋人在你们辽东城低人一等,也不全是谣传啊!这便是明证!”

老者摆摆手,神情严肃。

“哎,隋人留在辽东城,多数都是贱奴。你看到过城北那座京观没有?那是一座隋军的京观,据说里面埋着十万尸骨,每逢初一、十五,冤魂哀嚎吼叫,彻夜不息。大萨满担心幽魂汇聚,滋扰众生,所以便定下一条规矩:凡城内隋人死后,必须抬来火台,焚毁尸骨,不得随意土葬。”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贱奴地位低下?”

狄仁杰忽然看到,有死者家属将一些物品摆放在尸体周边。

其中那件破袄十分眼熟。

仔细一瞧,不正是唐军眼线王老蔫的身上之物吗?

这是给王老蔫出殡?

狄仁杰得知死者身份,心里不是滋味。

好歹相识一场,就算送他最后一程吧!

狄仁杰正要近前祭奠,无意中发现墙角处有两名高句丽人探头探脑,朝广场上出殡的队伍张望。

狄仁杰的脑海中闪过自己在王老蔫菜摊前买西瓜的一幕。

当时就有两个高句丽人盯梢。

难道又是他们两个?

狄仁杰隐隐察觉到,他们与王老蔫之死或许存在关联。

只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明明王老蔫已经被杀死了,为什么还要紧盯着他的葬礼?

难道是提防何人到他的葬礼上来?

看来对方果然对王老蔫特别关注啊!

就在这时,有死者家属将一桶松油倒在灶洞内的柴堆上,随即将木柴点燃。

“轰!”

熊熊烈焰陡然升起,瞬间将王老蔫的尸体引燃。

狄仁杰唯有摇头叹息,感慨人生一场空欢喜,最终将付之一炬,成为一把无足轻重的骨灰。

再次看向墙角处,发现刚才那两名高句丽人早已不知所踪。

狄仁杰顾不上太多,神情凝重地来到“火台”前。

望着铁篦子上熊熊燃烧的王老蔫的尸体,他平心静气,鞠躬施礼,在心里默默祷告。

“无量天尊,慈悲,慈悲。老人家身为隋人,却因战乱纷争滞留遥远的辽东城,几十年来含辛茹苦,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度过了多少日月春秋,如今了却一生,径直十方净土而去,也算因缘造化。”

“无量天尊,慈悲,慈悲。狄某有幸与你在城北见过一面,深知老人家性情豁达,乐天开朗,慈悲宽厚。一面之缘,了无牵挂,今特来送别,唯愿往生吉祥,不在劳苦。”

“无量天尊,慈悲,慈悲。老家人若有任何需要,敬请告知,狄某必替你了结心愿,此生不留遗憾。若无任何需要,狄某当颂往生咒,太上敕令,送老人家魂归故里,如何?”

……

狄仁杰正低头默默祷告,忽然听到周围传来惊声尖叫。

他顿感不妙,抬头望去,吃惊地看到——

被烈焰包裹着的那具尸体竟然徐徐树立起来。

“诈尸啦!”

不知谁喊了一声,现场大乱,包括死者亲朋好友在内,所有人都惊恐后退。

唯有狄仁杰原地不动。

他审视着王老蔫燃着火苗的尸体,看到死者缓缓睁开了眼睛。

狄仁杰猜到了什么,客气地拱手施礼,在心里试着与之交流。

“福生无量天尊,慈悲,慈悲。老人家死不瞑目,是否还有话说?狄某能帮你做什么?”

王老蔫表情悲伤,眼神里透着恳求之色。

他并未开口,狄仁杰却能听到对方的心声。

“小道长,我死得仓促,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

“老人家有哪些事情需要交代,尽管说出来,狄某帮你去做。”

“谢谢,谢谢小道长!两件事情,不大不小。这第一件事,与我有关。就是我攒下的遗产,都埋在狼烟屯一棵大树下,那棵树有标记,是一个‘王’字。我孤老头子一个,这辈子无儿无女,全靠街坊邻居们照应着,把钱拿出来分给他们吧!”

“好,没问题。”

“这第二件事,与小道长有关。”

“与我有关?”

“是的,欲破辽东城,必须先找到高句丽国宝大傩摄魂瓶。据我所知,此萨满教圣物不在茧宫,而十有八九就在城北那座隋军京观里!”

“原来如此,多谢老人家指教。”

王老蔫心情复杂地望着狄仁杰,频频摇头。

“小道长,你是个好人啊!所以,最后我还想提醒你一句,辽东城并非你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看到的统统都是假象,没有一样是真的。唯有闭上眼睛,才能看清所有人的真面目!”

……
sitemap